山东高速集团 踔厉奋发担使命 继往开来谱新篇

Connor 火币网下载 2025-10-22 3 0

资产总额突破1.7万亿元,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;连续4年跻身世界500强、排名升至401位;营业收入、净利润一年上一个台阶,经营业绩连创新高……十四五以来,山东高速集团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扛牢“创享美好之路”企业使命,聚焦主责主业,持续加强党的建设,不断深化改革创新,企业规模、经营能力、创利水平、行业影响力实现全面突破。

尽责担当 践行使命再添新业绩

山东高速集团扛牢“全省交通基础设施主力军”使命,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、优化运营服务,服务好人民群众美好出行。

重点项目建设成绩斐然。

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,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。2021年-2024年,完成新建、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22个、1845.5公里,助力全省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,织密高质量发展康庄大道,有力稳固我省高速公路在全国第一方阵地位。2025年,确定了“6通车、4开工”的年度任务目标。多次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、鲁班奖、詹天佑奖、李春奖等行业最高奖项,持续擦亮“山东的路”品牌。

道路运管水平领先全国。

管辖高速公路增至9083公里,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。高标准构建“大运营”体系,整合成立高速公路运营公司,创新搭建“1+16+N”运营框架。实施精准养护,路容路貌水平全国领先,“国评”成绩两次获全国第一,其中桥梁、隧道成绩获得全国首个“双第一”。大力提升服务区服务品质,完成140余对服务区提升改造,建成国内首条国际风情服务区“开放经济带”、山东省首个开放式“交旅融合”服务区等,推动服务区从歇脚“驿站”摇身一变成为文旅综合体。地方铁路货运量持续攀升,在省级同类企业中率先突破1亿吨。

智慧高速引领潮流。

建成智慧管理中心,升级“路网管理智慧大脑2.0”,打造“数据+运营+服务”一张网,研发推广“云收费”技术,收费站整体通行效率较以往提升约30%。建成全国首个“改扩建+智慧高速”交通强国试点项目、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、全国首座零碳智慧收费站等,在全国率先实现部分隧道不降速安全通行。发布《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》《智慧云收费站建设指南(试行)》《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山东方案》等,为山东乃至全国探索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。

聚势谋远 改革创新打造新引擎

山东高速集团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“关键一招”,抓改革、促创新,持续激发企业活力。

企业改革持续深化。

圆满完成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”,“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”纵深推进,荣获国务院国资委“双百行动”最高等级“标杆”评级。公司治理更加完善,全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,探索形成“1+3+X”公司治理体系并在全省国资系统推广,公司治理“139”工作模式获评企业卓越实践案例,是唯一入选的地方国企。经营机制更加灵活,统筹推进三项制度改革,管理人员竞争上岗、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现全覆盖,中长期激励推行户数和覆盖面位居省属企业首位。

展开全文

科技创新聚势赋能。

创新机制不断完善,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,研发经费逐年增加,位居省属企业前列。创新载体实现突破,成立企业科协,获批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唯一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,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1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认定,2021年以来累计建成省部级及各类专业科研平台47个、打造科技型企业99家。技术攻关成果丰硕,2021年以来,新获省科学技术奖26项、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4项,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50项,持续保持行业领先。零碳智慧高速、绿色建造新材料等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技术成果持续涌现,关键核心技术掌控力逐步增强。成果转化亮点纷呈,成立集团标准化委员会,发布企业标准管理办法,“公路行业BIM技术”“超前地质预报”“植物纤维毯”等200余项成果转化落地,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产业生态不断优化。

持续完善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稳定供应链,构建了各版块紧密结合、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圈。行业首创ETC互联网发行模式,用户数、年交易额居全国首位。工程施工拥有“三特四甲”系列资质,年施工能力达到千亿元,综合实力在省级路桥施工企业中位居前列。全国首个地方产业背景直连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建成上线、指标居前。建成国内首家CRTSⅢ型高铁轨道板智能工厂,工艺技术国内领先。实现赤泥综合化利用,研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,取得多项原创性重大突破。沥青仓储加工销售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,业务范围覆盖全国。

深耕海外 国际业务谱写新篇章

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依托交通主业优势,按照“三外并进”的总体发展思路,大力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推动外经、外服和外贸板块协同发展。

“外经”加速跑。

利用全产业链优势,为境外工程项目提供投资、建设、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,并带动相关的产业走出去。建设了孟加拉达卡高架快速路、塞尔维亚多瑙走廊、匈塞铁路等大型国际工程和民生项目。连续多年入选美国ENR“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”榜单,2025年居全球第51位,位列上榜的地方国有企业第一位。截至目前,集团在建境外项目139个,总合同额超720亿元。牵头组建的“山东省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协同发展联盟”,承办哈萨克斯坦—中国(山东)企业对接交流会等多项活动,为全省对外经贸合作注入新活力。

“外服”提质效。

统筹运营山东中欧班列以来,实施“统一品牌、统一班次、统一平台、统一支持、统一宣传”的“五统一”高效运营新模式,年开行量跻身全国前列、东部沿海省份首位,成为稳定全省外贸的重要跨境通道之一。建成“2+4+N”双循环网络格局,运营线路达57条,直达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8个国家60个城市,构建起东连日韩、西接欧亚、北达蒙俄、南抵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。十四五以来,累计开行突破1.1万折算列,运送货值超千亿元。

“外贸”拓新局。

发挥境外工程施工、产品生产制造、班列运输等优势,通过推进“工贸一体化、运贸一体化和产贸一体化”三大创新业务模式,着力创建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。打造“境外直采+多式联运+仓储装卸+交易发运”运贸一体化业务,重点开发直营直采进出口贸易业务,持续做优“齐鲁号·全球购”品牌。今年1-8月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2.97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50.7%。

交能融合 绿色发展开创新局面

山东高速集团积极践行“双碳”目标,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,将绿色、循环、低碳理念贯穿于高速公路建设、运营全过程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贡献“山高力量”。

打造光伏产业带。

深挖高速公路沿线资源,合理利用路侧边坡、收费站、匝道圈、服务区、沿线建筑屋顶,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。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、全国首条改扩建零碳高速、全国首个高速公路一体化边坡光伏试验段等,发布全国首份零碳高速公路成果文件——《山东高速集团零碳高速公路白皮书》,为全国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提供“山高方案”“山高样板”。截至目前,集团已建成高速公路沿线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0.9万千瓦,居全国同行业首位,年可发电7.8亿度。

推动服务区绿色低碳运营。

深入探索“零碳+近零碳+零碳氢能”服务区绿色发展模式,建成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——济南东服务区,同步发布国内首份《山东高速零碳服务区白皮书》,科学提出服务区“Z-E-R-O”零碳理念,开启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绿色转型的崭新之路。建成京台高速济南近零碳服务区、临临高速沂南西零碳服务区、青银高速零碳氢能服务区等,加快建设“全生命周期零碳”服务区--临滕高速探沂服务区。目前,集团已建成3对零碳服务区,76对服务区实现低碳运营。

构建一体化能源补给系统。

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布局“电气氢”一体化新能源补给系统,加快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助力行业绿色转型发展。加快充电站建设,持续完善充电服务网络。截至目前,已在山东省内服务区(停车区)、停车区建成充、换电站超500座,配有充电枪3000余把,实现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,自主研发移动储能充电站,为新能源车辆高速公路出行创造了良好的充电服务环境。承担“氢进万家”示范工程、“氢能高速”试点任务,建成5座加氢站。在长清、莱芜、滨州等服务区,建成加气站近30座,为司乘出行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补能服务。

万里征程风正劲,千钧重任再扬帆。未来,山东高速集团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部署要求,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“双一流”发展目标,坚持“一体两翼三驱动”发展思路,全力抓好项目建设,切实提升服务品质,持续深化改革创新,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评论